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央行出手,银行存款利率再度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前一段时间,中长期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下降。尤其是银行大额存单,下降幅度明显。比如某银行一款三年期银行大额存单,从3.98%直接下降到3.45%。
存款利率的下调,让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人陷入了困境。继续存在银行, 利息越来越少,而不选择银行,哪里有个安全的地方呢?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劝退大家不要去银行存钱,是这样吗?
从政策出台的初衷来说,其实是没有这样的意思的,并不是逼着大家不要在银行存钱。
其实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只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LPR与市场利率挂钩,有效的引导了贷款利率的下行。
资产端利率的下行,必然会导致负债端利率随着下降,否则银行就无利可图,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
当然,对于老人们来说,银行存款只是为了安全,所以不是第一目标。所以即使存款利率下降,也并不会导致资金搬家。
十多年来,银行存款利息一直都是下调(降息走势点击下图查看),而物价呢一直都是上调(专语叫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率为7.5%,说白了就是今年100元,到了明年只相当于93.5元的购买值。
那么,存钱利息越来越低,物价越来越高,这是不是央妈在劝退人们存钱呢?我曾经也是金融行业的服务员,在这里也只能告诉你的金融常识,丰富你的认知,供你参考!
这些年很流行一句话“穷人存钱,富人贷款”,存钱利息越来越低,物价越来越高,这当然是银行不鼓励存钱,鼓励扩张消费,也鼓励提前透支消费,这也是银行推送所谓的信用卡,带动了市场经济运转流动!
鼓励消费虽然活跃了内需市场,但也亏苦了低收入人群,毕竟我国的社会福利还不能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并论,特别是低层劳动者不敢大胆消费,他们辛辛苦苦攒几个钱主要是靠平时省吃俭用,存点钱目的是预备有事急用,他们明知存钱是亏本,但也不得不为之…
众而周知、存钱是亏本的!银行同时也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鼓励存钱户买理财产品!那么、理财收益率多少才能抵抗通货膨胀呢?我们至少得找到年化收益率稳定在7%~8%的理财产品才不会亏本,像货币基金、债券、银行理财等低风险类产品、现在的年化收益率都不会超过5%!我在这里实话告诉你,想高收益、就得承担高风险,如果把钱全部买理财产品,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我们这些低收入群体平时不敢消费,想存点钱预备有事急用的希望,眼睁睁看着木有希望喽…
此次的央行发布通知,改变了存款利率的调整机制模式,由过去基准利率上浮比例的方法变成了”基准利率+基点“的模式。其实如果仅仅是这么一种改变,那倒也不算啥,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存款利率的调整机制,我国的存款利率自律委员会出手了,将整体银行利率的上限限制住了,在一定程度上,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确实是下调了。
之前可能很少人知道,我国存款领域还有着利率自律组织,此次给与所以银行进行约定,四大国有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基点上限最多可以分别上浮10bp、50bp、60bp,国有四大行除外的其他各类银行基点上限,最多可以分别上浮20bp、75bp、80bp。未来银行存款中可能存在的最高的存款产品,那就是四大行之外的其他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了,最高利率也只剩下年化3.55%。
所以看到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了,吸引力下降了,那隐藏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要去做太多的中长期储蓄。那么将这部分钱做什么呢?其实主要就想引导做两方面:
1.去做消费。我们现在国内大循环是需要增强消费能力的,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储蓄不能有效的扩大需求,而消费是可以的。
2.去做投资。投资与储蓄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储蓄是将钱借给了银行,自己不用。而投资是将钱用出去,希望通过产业的循环进行增值,当然也有可能产生投资亏损。不论投资是直接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投入了所谓的金融理财产品,其实后者也是将钱用于实体经济,所以只要投资就相当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增多了。
那么此次央行的举动,能有效的将一部分中长期的定期存款转化成有效的消费和投资吗?其实还是比较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一些保守的银行储户,即使存款利率下降,仍然会选择存款银行,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2.中长期定期存款的储户,里面有一大部分群体是老年退休人士。这些钱是用于养老治疗之用的,所以也不会因为存款利率降了,就去消费就去做有风险的投资。
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储蓄可以有效的积攒一些资金,供自己老年退休之用,目前的社保养老金还不足以过上一个相对无忧的老年生活。
所以这个3点原因的情况下,其实未来有可能中长期的定期存款会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不会有太多的下降。
不少朋友认为本次央行调整利率上限计算标准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存款、加大消费,我却不这么认为,原因如下:
1.本次“降息”并不是针对存款基准利率而言的,中短期存款以及一些原本就没有达到存款利率上限的产品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利率受影响的主要是大额存单,这部分的资金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2.即使因为本次调整导致存款利率下降的资金也不会流入消费品市场。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假设原本存入10万元一年的利息为4000元、调整后一年利息只有3000元了,你觉得的大家会因为少了1000元利息就把10万元拿出去全部花掉或者用5万元消费吗?这本身就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准则。
更何况喜欢存钱、不喜欢投资的其他金融产品的无非两类人,一是中老年人、二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人们。这两类人平时比较节约、省吃俭用惯了,更加不会因为存款利息少了就加大消费。
3.那么本次调整存款利率上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力制造业企业。
银行的作用是将人们的存款集中到一起借给需要的企业或者个人,存款与贷款会产生利率差,银行靠中间的息差盈利。那么贷款利率的高低就和存款利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存款利息是费用、贷款利息是收入,两者相减是利润。
银行要降低贷款利率就得减少存款端支付给储户的利息。这就好比一家超市商品要卖的便宜必须建立在进货价格足够低的基础上。
4.制造业企业每年都会从银行贷款支持生产与销售,每年贷款1个亿产生的利息就要好几百万元、贷款十个亿就是几千万元的利息。如果贷款利率能有所下降,哪怕是一个百分点就能给企业省下100万元或者1000万元的纯利。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本就很低,5亿元收入的纯利润可能也就3、4000万元,利息上如果能省下几百万元无疑对于企业主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这些钱投入到科研中或是加大生产都是非常好的。
因此,本次调整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助力实体经济,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从实体经济那吸血。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普通人存钱很有必要,虽然银行利率又下降了,但下降幅度不大,对普通百姓来说没有多大影响。现在银行利率调整为一年期1.95%,两年期2.4%,三年期为3%,但还是有利可图。
普通人存钱是图的安全保障,若投资理财,你要有投资眼光,还要不怕输,要输得起。炒股炒基金等投资风险很大,没有实力根本不能玩。
银行存款好处是:一,本金不会少,还有利息收入。二,需要急用钱时可以随时取,最多不要利息。如果家里万一有人生病,或其他急需用钱了,不会束手无策。
最近我老公在国内有一笔存款到期,去银行转存,业务人员向他推销一种分红保险理财产品,老公没有要,依然转存定期2年。因为以前买了一个中国人寿的5年期分红保险,最后算下来还没有银行利息高。再说我们都是60多岁的人了,万一需要用钱,钱在银行,不必担心。
普通老百姓的钱一般都来之不易,存银行就是图的放心,图的安全,大家认为呢?
银行存款利率又降了,我们还有必要存钱吗?
在2022年各大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多少呢?
那么低的利息,我们的钱放在哪里更放心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五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均为1.75%,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有所区别,基本上是依照中国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上下浮动的。
也就是说,10000元钱一年的利息是10000*1.75%=175元
其次,谈谈这么低的利率还有必要存钱吗?
我们要明白的是,银行确定是目前为止最为稳妥地让钱安全存放的一种方式。
经济的不景气让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导致人们不愿意花钱,但是银行存款利率又在下降,让你的钱存在银行没有多少利息。着实让人很头疼。
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静制动。
因为任何的投资现在都不是时候,钱还是放在银行里比较稳妥,虽然利息少,但至少是保值的。尽管跑不过飞速上涨的物价速度,但是在我看来,投资实体也不是最好的时候。
等趋势明朗再投资也不迟。
最后,口罩三年,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银行里没有存款是寸步难行,以前月光族是建立在工作能够按月或年发放薪水,但是,现在好多单位,都是不景气,面临减薪和裁员。
如果银行没有存款,再失去收入来源,生存是很艰难的。
所以在银行里有存款才是生存的底气。
另外,把多余的钱用来理财也是不错的选择。
投资定投式基金,购买理财型保险,买银行整存整取大额存单都可以让钱生钱,获取更多的收益。
其他人我不知道,我就说说我自己吧。
我是从18前就开始存银行的三个月定期的,(哪个银行就不说了哈),一路从4.98%一直下降到现在的3.84%,无奈啊,银行理财一直在下跌。
可是在这个处处是陷阱的理财市场,我是不敢买什么股票基金的,生怕连最后一点本金都保不住。
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就下降吧,起码心安。
还是建议在银行存钱,即使利息再低,也是你的额外收入。
我今天去建行转存一笔到期的钱差一点被银行涮了一把,我的本意是三年存款到期继续存三年,按照老利率3,85已经不可能了,自去年以来银行利息一路走低,三年期存款已从3,85经历了几次下调全让我遇到了,分别是3,25,3,15。今天伸着脑袋一问,三年定期利息3,0,问我存不存,正在我犹豫之时,工作人员热情的推存我参加一年一存利息3,5,我的脑子一热同意了,结果业务办完才猛然醒觉,理财产品,非常反感的理财让我遇上了,我赶快重新在柜台找工作人员,取消了这一毒饵,3,0就3,O,咱不去淌这潭浑水。
我们用数学的反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不管银行利率降不降,我们如果把钱不存在银行,钱能去哪里,收益会比银行高吗?
一,股市。十年了,股指还在3000点徘徊,时不时再发起3000点保卫战,单从股指来讲(不谈个股,部分个股涨幅厉害,部分个股跌的也很惨),3000点到3000点,十年的投资回报率基本为0,其收益是远远低于银行利息,更低于物价上涨水平。因此,投资股市看不到盈利的预期,不可取。
二,楼市。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房子已经在逐渐失去它的金融属性,慢慢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买房稳赚不赔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不是刚需,或者改善性住房需求,而是想通过投资买房来实现盈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不仅有烂尾风险,就算不烂尾,其房产升值空间目前是很难平衡你的贷款利息的,要达到正向收益会更难。另外,我国房产的租售比很低,远低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因此,想通过买房赚房租的想法也是不能实现超银行利息的盈利的。
三,信托、债市、高息理财。这一条不能说的过多,只能点一下。河南村镇银行的影响应该还没有完全过去,信托暴雷的事件还时有发生,现在连城投债都不一定保险了。因此,投资这些产品的人都需要有一颗强健的心脏,不建议投资。
四,创业,或者搞股权投资。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对双创人员的创业创新给予优惠减免,在赛道正确的情况下,还是可能成功的。当然创业也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辛苦事情,意志品质不过关的人员可以不用考虑。
因此,我的结论就是不管银行存款利率是不是下降了,如果没有合适的创业方向,还是老老实实的存银行更保险,收益更稳定。
会的:银行利息在2023年8月8日进行了调整。2022年8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一年期LPR下调至3.65%,五年期LPR下调至4.3%。LPR是各家商业银行制定贷款利率的基准利率,LPR下调后,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下降。
到此,大家对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